新闻资讯
NEWS CENTER
关于腕带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应用细则了解
发布日期:[2020/9/24 15:16:40]    共阅[2858]次

 

     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,标识腕带贯穿整个医疗活动,像一条纽带一样,将患者与医院的治疗和相关服务活动联系起来,在医护执行查对制度过程中,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1、应用范围
急诊抢救室、留观室病人和所有住院病人及相关工作人员。尤其对于以下患者群必须给予佩戴:新生儿,3岁以下婴幼儿,80岁以上老人,病危病重患者,抢救、手术、输血、意识不清、不同语种、失语、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。

2、佩戴要求
佩戴优先顺序依次是右上肢、左上肢、右下肢、左下肢。信息区文字底部要朝向手指方向,便于查对。佩戴时要松紧适宜,留有1-2指宽的空间,以不易脱落、不影响正常活动和护理操作为准则,注意避开伤口、皮疹、皮肤破损处。若住院过程中患者水肿造成四肢肿胀,应及时剪去腕带并换新重新调整松紧。

3、佩戴标准
门急诊挂号室和住院处工作人员在录入病人信息时,必须仔细核对病人所填写的个人信息,对有疑问的信息均需核查,保证病人身份信息的准确性。 标识腕带上的病人信息包括:病人姓名、性别、科室、年龄、住院号、住院号二维码等,医院可按实际要求调整。 标识腕带一般为橙色或蓝色,急诊患者可根据病情分级标准分别佩戴红色、绿色的腕带。患者有特殊情况的需注明 ,可在腕带上贴特殊标识,或者用不同色环扣来区别。

4、佩戴核对
入院时核对确认患者身份准确无误,在科室或入院处打印患者腕带。

责任护士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,患者、家属可一起共同核对标识腕带,实现双核查对,以保证护理安全。
责任护士巡视患者时定期查看腕带是否佩戴正确,有无脱落、污秽现象,如有,请及时更换腕带。
患者出院、死亡时,由责任护士剪断,取回销毁。

 

 


提高安全性
面对无法通过交流来确认身份的患者,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,除了使用传统的“三查八对”制度,增加标识腕带,更能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身份而引发的纠纷和差错,提高了患者获得治疗与护理的及时性与安全性。
 

保证查对执行有效性
进行护理操作时,先使用口头查对、目视床头牌查对,增加患者佩戴的标识腕带进行查对,以确保查对信息准确,规避因查对不准确引起的风险和不良事件。标识腕带规范了护理查对制度,保证了查对制度执行的有效性,并且不存在暴露患者隐私问题,是可靠、实用、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的查对途径。


提高护理工作效率
打印标识腕带,可以与医院信息系统建立数据采集接口,打印时自动获取所需要标识的病人基本信息,无需手写增加护士工作量。标识腕带核对为护患沟通新增了渠道,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,有了标识腕带,病人或者家属能自觉确认身份说出患者姓名与年龄等信息,此举不仅节省了护士查对时间,也消除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,提高工作效率,提升服务质量。


利于规范化管理
标识腕带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效、方便、可靠的辅助工具,能够有效地防止因错误识别患者身份引发的医疗事故或纠纷,规范了护理服务流程,改善护理服务质量,提升医院文化、医院专业的整体形象。标识腕带的应用是医院管理档次的提升,也是服务理念的提升,更能体现管理的人性化,提升护理人员的管理能力,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,是医院现代化、正规化医疗管理的发展方向。


我公司提供通过CE\FDA认证,抗菌性测试腕带,通过SGS认证标准,具有多年出口资质水准,质量可靠稳定,欢迎咨询选购。

【字体: 】【打印此页】 【返回】【顶部】【关闭
Copyright © 广州市腾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粤ICP备2021119648号
网站维护英讯科技